第163章 大王圣明

《柯华手卷》的前半部分记录了王猛在桦山堂生活、学艺的过程。里面多是他与死老头和众弟子的斗智斗勇。

当时间到了下山之后,手卷就由随记形式变成了备忘录。多数书页都是整页只记载了一两个字或是一段话,让人根本读不懂王猛的想法。

其中一页里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人名,苏和熟悉的有苻坚、吕光、张天赐、刘卫辰、慕容垂、拓跋圭、拓跋什翼健等,不熟悉的名字就更多了。

粗略计算,王猛的这份名单上一共有四五十个名字,想来都是当世响当当的人物。

其中在慕容垂、谢安和拓跋圭等七八个人的名字上,王猛还特意用朱笔圈上,可见这些人在他心目中该是具有更高的位置。

再向后看,就是诸如东晋十六国,桓温北伐等等没头没脑的寥寥数语了。

收起手卷,苏和长舒了一口气,即便手卷中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但对苏和来说都是一本天书,一本窥视先机的天书!

苏和将图册和《柯华手卷》收好,打算日后再认真研读。

石室里靠着石壁一侧还摆着十几只大小不一的木箱,苏和打开翻看一遍,大部分是王猛收集的各种古书,还有一小部分的金银奇珍和吃穿用度等杂物。

看来这里应该是王猛的一个安全屋,他随时可以从这里出逃。

离开石室,苏和本来还想再去潭中的船上一探究竟。可当他回到洞穴,猛得发现洞里的亮度降低了许多。晶石们不知怎地,明显黯淡了下去。

潭水的另一边是山洞的出口。透过大洞,可以看到洞外的夜色将退,黎明即来。

苏和没想到他在石室里呆了这么长的时间。

天亮后,王猛的死讯若是传出,稷下学宫必然会大乱,到那时战虎等人要是寻不着自己,还不知会捅出什么娄子。

于是苏和只能忍下冲动,反身又从暗道回去。

待他回到登科院的临时住所,稷下学宫里依然一切如故,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

与此同时,上书院的通天塔内却是剑拔弩张,两伙甲兵守在王猛的尸体两侧,争执不休。

“周副将,你是想造反吗?这个时候,再不快马通禀邓将军,一切就来不及了!”

通天塔钟声响起,甲兵们发现王猛身死,大概是子时时分,而两位守卫稷下学宫的正副将军商议如何处置后事就花去整整两个时辰。

说是商议,不如说是争执,守卫主将认为该当机立断,杀掉揽月楼里的秦王和所有的文武百官,以绝后患。

而守卫副将却坚决反对,他认为该马上派人向邓羌或者长安留守请示,不能由他们妄下决断。

两人相持不下,就这样吵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寅时天边泛出一抹鱼肚白时,主将才终于妥协,同意派人往东边前线请示邓羌。

而这时,副将却又出尔反尔,主将忍无可忍,正要带兵拿下副将,冲通天塔时,楼下响起一阵脚步声。

“造反?你倒是还知道这个词!”

双方拉开架势,一触即发之时,楼梯下涌上大批秦兵,拥着秦王苻坚走了上来。

“周副将,你疯了!放了他,你也得死!”

“哼!要死的是你这个冥顽不化的家伙!来人,把他拿下,其他人一概不究!”

苻坚此话一出,守卫主将身边的甲兵顿时犹豫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主将被人五花大绑,竟没有一个人相救。

一句话解决了危机,苻坚分开众人来到王猛的尸体前,神光一黯。

虽然面前的这个死人不久前要颠覆他的王朝,但苻坚对王猛仍没有太多的怨念。

从一个人的角度讲,王猛的学识远见要强于他百倍千倍,更适合帝国的王座;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秦国若是没有王猛的励精图治和锐意进取,光靠他一个人不可能取得当下的成就。

于国于民,王猛无害有利,若非要说他的罪过,那就只剩下他欠自己一个解释。

为什么以前那个亲如兄弟的王景略会突然变成翻脸不认人的逆臣?

为什么以前那个为国为民、公正不阿的丞相会变成利欲熏心的奸佞?

这些他想不通,也不敢想。

苻坚不愿相信从一开始王猛就存了不臣之心,那样会毁了他对君臣礼法的持着。

“父王,时候不早了,您不宜在此久留,不如早回长安妥当!”

苻丕跟在苻坚的身后,见父王站在一具尸体前久久不愿离去,上前小心的提醒他道。

这次父子两人疏忽大意,差点被人一网打尽。若不是天命昭昭,让主事的首恶授首,那他们苻氏江山就可能不保,他这个太子连秦王的滋味也没尝过,就可能一命呜呼了。

后怕之惧,让苻丕一刻也不敢再待在稷下学宫,于是他也不顾得秦王的所思所想,出言打断了父亲的长考。

群臣之中自有心明眼亮之人,苻坚刚一回过神来,立刻有人跪倒禀报,建议秦王立即下令缉拿邓羌,收回已经出兵攻打燕国的秦军。

此言一开,顿时又有大片朝臣跪倒,立谏朝廷马上严惩王猛的谋逆之罪,搜捕王猛的党羽,昭告天下稳定朝局。

苻坚听过,脸色阴晴不定。

通天塔内的众人顿时觉察出气氛的不对,议论声骤停,落针可闻。

“哼哼!你们倒是个个忠心,精忠报国了?景略是杀了你们哪个?还是害了孤的性命?

他只不过是忧国忧民,焦心冒进罢了!”

说完这话,苻坚再不想面对他的臣子,转身来到塔外回廊,望着即将大白的天下,悠悠说道。

“传旨:丞相王猛积劳成疾,为国捐躯,依王侯之礼厚葬。

朝廷要善待丞相的子嗣旧属,今后朝中不得妄议丞相和今日学宫之事!

承丞相遗志,燕国不守信诺,失信于先,孤决定派大将苟池、梁成、俱难领兵十万,替换镇国将军邓羌讨伐燕国,不胜不归!”

圣谕颁下,众臣惊惧,连呼大王圣明!

--

作者有话说:

第三卷终,求好评推荐!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